欢迎访问南阳文明网
2024-12-03 南阳文明网
在市城区医圣祠路有这样一家爱心粥店,连续10年不间断,风雨无阻,为孤寡老人、环卫工人和流浪人员提供免费早餐。一碗热乎乎的粥饭,温暖着他人,赶走了冬日早晨的清冷。
11月30日凌晨时分,记者走进医圣祠路爱心粥店及几处爱心粥点,探访这群爱心人士,感受他们默默奉献背后的暖心故事。
一碗热粥温暖每个清晨
当城市尚在沉睡,凌晨3时的闹钟已唤醒了徐令丽,她匆匆踏上前往医圣祠路爱心粥店的路途,只为给环卫工人及孤寡老人、流浪人群准备一份暖心早餐。
匆匆赶到爱心粥店的还有志愿者郭纪恒,只见他熟练地站在厨房的灶台前,将提前准备好的菜品进行炒制,不一会儿,饭菜的香味便在清冷的凌晨弥漫开来。
“让这些比城市醒得更早的人,有热饭可吃,是我这些年的信念。”医圣祠路雷锋爱心粥发起者徐令丽每天都围着爱心粥这件事转,她告诉记者,她和志愿者每天上午清洗、准备食材,下午提前熬粥,第二天凌晨炒菜、分装,并在每天6时许准时发放爱心粥,结束后还要对所有器具进行清洗……
“今天炒的萝卜、土豆,熬的八宝粥,还准备了馍。”徐令丽说,菜品虽然简单,但要精心准备,要让就餐者满意。
此时,爱心粥店内也慢慢热闹起来,志愿者们陆续抵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准备工作。饭菜出锅、装桶,按照不同的点位进行装车……
每天发放400多份爱心早餐
如今,除了医圣祠路雷锋爱心粥店外,徐令丽和志愿者们还在中心城区申伯大道与医圣祠路交叉口、独山大道与光武大道交叉口、人民路与滨河大道交叉口3个地方设立爱心粥点,每天一共要准备400多份爱心早餐,有几十名志愿者参与到爱心粥爱心行动中。
“想让环卫工人吃上一口热饭。”提起开设爱心粥店的初衷,徐令丽说,在开设之前,她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环卫工人由于忙着工作,只能就着凉水啃馒头,这让她十分心疼。
2014年3月,在家人和众多志愿者的支持下,医圣祠路雷锋爱心粥店成立了。“第一天,只有30多名环卫工前来就餐,后来一天比一天人多。”徐令丽说,当环卫工人们慢慢知道了爱心粥的存在,前来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都稳定在100余人。后来听说有些想来就餐的环卫工因路途远,不便前来,她和志愿者们一商量,便又增加了3个就餐点。
“大叔,你今天拿的碗有点小,盛不了太多菜,明天带个大碗过来。”“阿姨,小心粥烫,不够吃了你再回碗。”“今天天冷,我给你多盛点儿热粥,喝完可以暖和暖和。”此时,陆续赶来的环卫工人和周边孤寡老人都喝上了热腾腾的粥,再配上几个热馒头和一碗爽口小菜,不仅填饱了肚子,也暖热了心,让每一个来到粥店的人都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在爱心粥店门口,打饭、打菜、分发馒头,徐令丽和几名志愿者不停忙碌着。采访也是在他们工作间隙进行。
小粥铺汇聚大爱心
5时40分,记者跟随志愿者驾驶的爱心粥车准时到达申伯大道与医圣祠路交叉口。郝倩、乔福敏、范迎春、黄河林、肖伟勋5名志愿者站在粥车前准备发餐。已经在此等待的30余名环卫工人及周边的孤寡老人自觉在粥车前排起了长队。
“来这儿吃早餐不掏钱,每天还不限量、不重样,吃完不光身体暖和了,心里也热乎乎的。”环卫工人李中文感动地说,以前早上干完活,都是吃点馍喝点水对付对付,自从这儿有了爱心粥,吃上了热乎饭,心里也热乎。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他们每天坚持发放爱心粥,准时做好饭等着我们来,一年中只有春节歇几天假。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一分钱工资没有,全都是义务为我们服务,都是好人啊!”家住长江路的闫富贵深有感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掏心窝的话也让志愿者们很感动,觉得自己干得很有意义,也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今年28岁的肖伟勋在这个爱心粥点当志愿者有半个多月,他告诉记者,他是偶然间发现了这个爱心粥点,被志愿者们的爱心感动了,“虽然一碗汤、一个馒头不算什么,但让这些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每天到点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看着他们开心,我们心里也很开心。”肖伟勋说,6时40分,爱心送粥结束,他收拾收拾去上班,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这样做“就为做一点实事,想宣传正能量”。
“爱心活动不仅能让受帮助的人感到快乐,施予帮助的人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幸福。希望澳门银河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将澳门银河温暖送给有需要的人。”采访结束时,徐令丽如是说。(南阳晚报记者 张玲 周梦)